1. 首页
  2. 国家视点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国家视点

简政放权就是“牵牛鼻子的改革”

  • 来源:西北行政法律网
  • 发布者:
  • 浏览量:

    “简政放权”成为13日记者会的“高频词”,一共出现了8词。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日报》记者问题时都提到了简政放权,由此可见它在李克强心目中的地位与作用。

 

    李克强说,“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随后紧接的就是“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让市场发力,有效规范地发挥作用”。显然,简政放权就是“牵牛鼻子的改革”之一,中央政府在去年把它当做改革的“先手棋”,在今年初把它当做改革的“当头炮”,这充分说明牵住“牛鼻子”才是改革的关键和要害。

 

    在过去一年,这个“牛鼻子”的改革已经成效显著。在去年3月,李克强上任后承诺要削减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年3月,李克强回顾2013年工作时谈到,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这是一份让人瞩目的成绩单,李克强用五分之一的任期,完成了五分之四的简政放权承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的工作部署中,李克强承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将简政放权进行到底。他说:“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这就意味着他将5年任期的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任务提前3年实现——去年的416项加今年的200项大大超过了最初承诺改革的1700多项的三分之一,而在一个多月前,这项工作已经再次启动。

 

    简政放权绝不仅仅是审批权数量上的变化,还有质量上的更新,那就是“负面清单”与“权力清单”的管理,前者是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后者是让政府机关“法无授权不可为”。这些清单都是对外公开,这种透明度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只有做到这样,才可能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如今,改革的效果也比较明显,经济的潜力正在激活。正如李克强所说,简政放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最后的结果是企业少找市长多找市场,地方跑北京的来找项目、拉关系的事情也少了,还有一个统计数字也表明这市场的活力正在迸发:“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改革总是会遇到阻力,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即便中央政府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在实践中还是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媒体报道,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正被权力部门下属的中介机构“截流”,甚至一些地方和部门将审批权下放给下属事业单位或社团组织,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又如在一些部门依然还存在着办事难的现象,有的部门可能是把次要的权放出去了,但是重要的权还留着。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也承认,“我们在推进简政放权当中,也确实遇到了像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这些恐怕就是改革中的“硬骨头”,需要改革家们不断去“啃”。所以李克强出了更强的改革声音:“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而给予他义无反顾动力和底气的则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

 

    当然,下放或者取消审批权并不意味着政府“撂挑子”,什么事情都不做。我们需要放管结合,政府的手和市场的手要协调起来,分工负责、体现公平。李克强说,“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这就是强调“放”的一面;另外一面就是“管”,对于市场难以有效调节的问题,比如一些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李克强就表示“要严加监管、严厉惩处”。

 

    既然顶住重重压力也要简政放权,甚至动了一些人的“奶酪”,那简政放权要放到什么程度?其实,改革始终是一个过程,它不一定完全呈现一种可以量化的标准,完成三分之一的审批权下放就算改革成功了吗?未必如此,改革成功的标准应该是政府和市场关系处于良性互动时。我们期待并且相信,李克强牵动“牛鼻子”的改革,最终让中国经济和社会越来越牛。

 

    2014年3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傅莹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次答记者问主要包括了以下重要内容,马航失联客机、反腐败、房地产、雾霾、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经济增速、中国经济、社会保障、与周边国家关系、中美关系、两岸关系、香港发展、中欧关系。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与港澳台地区关系和大国关系共被6次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