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上访妈妈”唐慧已于10日被释放,其反映的关于永州公安局民警包庇犯罪嫌疑人等问题,湖南省政法委组织的联合调查组正在进行调查。调查组负责人表示:“一旦发现有错,将坚决依法纠正。如有违法违纪行为,将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
此次事件中,媒体和各界的关注,使唐慧的案情进入公众视野,进入再调查,这得益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递的公开和快速,也与湖南省有关方面对于民意的快速反应分不开。它说明,在一个新媒体时代里,由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法治也在朝着愈加透明、公正的方向前行。而那些试图一手遮天、唯我独尊的“人治”思维和做法正日益受到挑战,并且胜算越来越小。
信息时代诉求表达的渠道更加多元,它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依法表达和参与机会。但专业的事尚需要专业地去解决。这个“专业”就是要在法治的程序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主持公正,判定罪与非罪,还各方公道,给事件一个公正的处理结果。如有网友所言,走法律流程可能会缓慢一些,但结实、稳健、运转有力,并可成为一种日常的方式保护更多唐慧。
被释放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唐慧说:我不是个好妈妈。我对不起我的孩子,我没有保护好她,这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无论我做什么事情也换不来孩子的健康,换不来孩子的过去。
在“对不起孩子”这点上,愧疚和后悔的,应该不只是这位母亲,还有那些相关的部门和社会环节:没能营造足够安全的成长环境和法律保障。而对此需要有所警醒的也不应该仅仅是这位痛心疾首的母亲——一位母亲的痛就是一个家庭的痛,一个家庭的痛也是一个社会的痛:怎样让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加安全?怎样让性侵幼女等危害儿童犯罪的预防和惩处来得更加有力和更具威慑力?这些问题亟须解答和落实,而且是需要更加“专业”的解答和落实。因为空泛的保护儿童权益之类的话语我们已经听得太多,而危害儿童尤其是女童人身安全、权益受损的恶性案件却屡禁不止,究竟是什么地方有大的漏洞?究竟是什么地方措施不够得力?在关注永州幼女被逼卖淫及其母被劳教案的同时,我们也应反思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以期拿出更有针对性和更有现实威慑力的举措,这样,也许更多的乐乐们才能更安全。
做一个好妈妈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它还需要全社会的协同配合,尤其是法律的护航及法治的保障。捍卫法治、护卫真相、守卫正义,只有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落到每一个案中,依法治国的理念和目标才能落到实处,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才能够落到实处,公平和正义才能像天上的太阳,照耀着每个人。而风清气正、正大光明的法治社会氛围才会如期而至,给守法者以信心,让作奸犯科者受到惩处,并向企图逾越法律者敲响警钟。而实事求是、尊重法律,依靠法治的阳光还原真相,护佑权利和生命,这既是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也是对法律尊严的捍卫。做好妈妈是唐慧们的理想,为唐慧及所有的妈妈们提供社会和制度等层面的法律、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更加充分、有力的保障则应是整个社会的理想,并成为共同的建设追求。
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给公众一个交代,还法律一份清白——唐慧案还“在路上”;倡导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事,寻求公民对法治建设的理解和支持,把法治建设不断推向深入,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报道,这些年,唐慧反复会做一个噩梦:梦见孩子又失踪了,自己找不到她。唐慧的希望是:有一天奇迹出现,医药发达了,孩子的病彻底治好了。她说,“只要孩子的病好了,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幸福。”这是一位坚韧的母亲的希望,也是我们共同的希望: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噩梦不再重演,身心的伤口尽快愈合,让这位母亲和她孩子的世界里重新升起温暖、明净的太阳,这应该不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