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国家视点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国家视点

国务院: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2012-7-23

  • 来源:法制网
  • 发布者:
  • 浏览量:

 

国务院近日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我国将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化水平。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提高人口信息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能力。建设公众诉求信息管理平台,改进信访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健全网上舆论动态引导管理机制。
  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框架基本建立;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9%。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明显增强。
  建立排污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意见要求,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经济发展信息化水平。为此,要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完善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估认定体系;推广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建立健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监测和评价体系,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污染治理监督管理体系;引导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健全安全、信用、金融、物流和标准等支撑体系,探索有效监管模式,建立规范有序的电子商务市场秩序。
  要加快社会领域信息化,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围绕提升服务和监管能力,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扎实推进药品、食品、住房、能源、金融、价格等重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推动重点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电子政务服务向街道、社区和农村延伸,支持基层政府和社区开展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试点示范。
  建设公众诉求信息管理平台
  意见指出,要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化水平。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提高人口信息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能力。建设公众诉求信息管理平台,改进信访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健全网上舆论动态引导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信息化。完善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加强国家和区域医药卫生信息共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推行社会保障卡应用,推动就业信息共享。推进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社会服务信息化。提高面向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能力。
  规范管理综合性商业网站
  意见称,鼓励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文化产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数字内容与网络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规范管理综合性商业网站,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传播新秩序和网络氛围。
  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实现信息强农惠农。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监控、生产过程监测、行业发展监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积极培育、示范、推广适用的农业信息化应用模式。
  强化涉密信息系统审查机制
  意见表示,将加强政府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严格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的安全管理,为政府机关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平台等要设在境内,禁止办公用计算机安装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建立政府网站开办审核、统一标识、监测和举报制度。减少政府机关的互联网连接点数量,加强安全和保密防护监测。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强化涉密信息系统审查机制。
  保障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加强核设施、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电力系统、交通运输、水利枢纽等重要领域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重点对可能危及生命和公共财产安全的工业控制系统加强监管。对重点领域使用的关键产品开展安全测评,实行安全风险和漏洞通报制度。
  严格规范企业机构收集数据行为
  意见要求,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地理、人口、法人、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明确敏感信息保护要求,强化企业、机构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的责任,严格规范企业、机构在我国境内收集数据的行为。在软件服务外包、信息技术服务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个人信息保护试点,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服务
  意见指出,为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将研究制定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和规划,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和密码保障。健全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推动电子签名在金融等重点领域和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制定电子商务信用评价规范,建立互联网网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诚信评价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服务。大力推动密码技术在涉密信息系统和重要信息系统保护中的应用。
  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能力。完善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骨干队伍和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建设,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充实监管力量,加强对基础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倡导行业自律,发挥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