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法工作职能 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访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政法委书记王继亮
2012年以来,在推进兵团长治久安,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兵团各级政法机关坚持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政法工作的一系列大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和政法机关,政法队伍改革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喜人的成绩,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安保工作中,兵团在承办的各项安保工作及活动做出了万无一失。日前,本刊记者邵翠英和邵红岩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社会管理创新等问题采访了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政法委书记王继亮。
记者:兵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兵团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方面的责任是什么?
王继亮:兵团是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发挥着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作用,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巩固西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的重要作用。兵团这几年来在维护新疆稳定当中的重要作用中主要集中在三点:第一点确保内部稳定;第二点是支援地方的维稳;第三点增强兵团自身的维稳戍边能力;通过这几年的艰苦工作,兵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做到了大事不出,小事可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边境线长达2019公里,地理环境复杂。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伊(伊犁)塔(塔城)事件”(数万边民外逃)、孙龙珍事件以及人畜越境、水草纠纷等涉外事件,特别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民主分裂分子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企图利用我边境地区作为他们颠覆和破坏我国的通道,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兵团党委深刻分析了日益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敏锐洞察“东突”分裂势力内外勾联,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的新动向,确定军民携手,兵地联防,专群结合,构筑“军警兵民”四位一体的稳疆固边维稳联防体系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是巩固边防、维护新疆稳定和促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记者:请您谈谈兵团党委政法委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
王继亮:近些年来,兵团政法部门在兵团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要求,积极发挥政法队伍保驾护航的作用,认真履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经济建设的职能,有力维护了兵团社会政治稳定,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赢得了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和赞誉。
2012年以来,我们以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安保工作”为契机,狠抓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政法干部执法水平;狠抓纪律、作风建设,提高政法干警整体素质;注重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责任制,完善内部纠错机制,严格责任查究;积极探索建立警务、检务、审判、狱(所)务督察工作机制,对违法违纪违规的行为及时查究,坚决抵制任何对兵团政法队伍形象有损的一切行为。通过不断提高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政法干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干部队伍。
我们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新疆稳定作为履行好政法机关职责的第一责任,确保大事不出,小事可控。我们不间断地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平安创建,使兵团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更加牢固,为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现在,围绕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安全保卫工作取得的实践经验,狠抓各项维稳措施的落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行动,全力以赴做好当前维稳工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还通过法学会强化干部素能学习培训,组织业务知识学习,加强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和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等形式,广大干警业务素质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执法形象,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兵团、和谐兵团、平安兵团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记者:近两年来,政法委的职能有所变化,政法委承担社会管理职能,近几年兵团经济快速发展,兵团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王继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同时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级党政部门、社会组织的方方面面。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本来就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这些任务无一不与政法工作密切相连,无一不与政法职能息息相关。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兵团依照国家对社会管理的要求,结合兵团特殊体制的实际,不断探索,成功地完成了以军队管理体制逐步向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变,形成了“党政领导、行政助推、社会协同、职工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并充分发挥了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特殊体制、政治思想工作强、组织化程度高、职工群众整体素质较高等优势,形成了具有兵团特色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我们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增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找准工作切入点、着力点,切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切实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及时顺利完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转变,职能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成员单位从过去的29个增加到了43个,为了适应新形势,还成立了8个专项工作组,健全了制度,明确了任务,扩大了原来工作的领域和范围,所有的师(市)、团场、企业党委,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也都及时启动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健全了机构,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二是清醒认识新形势下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兵团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三是转变工作作风,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辖区矛盾的工作力度;比如:健全职工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机制。五是抓住影响兵团辖区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比如:着力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体系、加强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研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护路线联防工作、健全和完善兵团有关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六是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工作基层。
记者:政法机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作为执法机关,直接承担着什么样的社会管理任务?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王继亮:执法机关,各自承担一定的政法工作任务,实际上就是承担着最基本、最大量、最经常的社会管理任务,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长效性的作用。为有效提高各政法机关的办案质量和公正廉洁、执法监督水平,兵团政法系统实行执法办案考核制度。审判系统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程序,完善业务指导,对审执各个环节的工作,在时限、质量上应达到的标准均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大力推进“阳光司法”,全面实行审执公开,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检察系统针对执法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岗位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了检察业务工作规范和流程;公安机关制定并实施了《兵团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推进计划和措施》,确保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力开展;行政司法机关出台了《兵团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规范》,对法律服务工作者 职业道德、从业纪律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尤其是政法机关的执法司法工作具有独特的职能优势,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记者:“加强政法工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王继亮:政法机关通过充分履行职能,惩治违法、打击犯罪,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持社会良好秩序;通过公正处理各种案件,协调社会关系、平复社会矛盾;通过对典型案件、类型案件的处理,规范社会行为,树立道德标杆,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引领社会风尚等等,都说明,社会管理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既是加强社会管理的目标,又是开展社会管理的前提。我们兵团政法机关通过司法裁判、司法建议等形式,及时纠正社会管理工作中的偏差,消除管理中的盲点,弥补管理上的漏洞;通过强化司法职能,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和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管理;通过执法司法的具体行动和广泛的法制宣传,增强公民法律素养,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为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我们全面履行职能作用的过程,就是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
记者:兵团政法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面首要的任务是什么?
王继亮:我们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首要的任务是要尊重职工群众意愿,以满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需求为出发点,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制度设计、方法创新、具体执行中。“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高服务的能力、质量和水平。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让职工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只有让职工群众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只有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社会管理创新才有坚实基础。比如,在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安保工作中,我们注重构建群防群治新模式,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共保安全的铜墙铁壁。实践证明,只有广大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社会管理成效的根本标准和内容。
我们按照兵团党委提出的,“以城镇化为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着力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发展格局”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抓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制约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要整体谋划、全面推进,又要抓住关键环节、要害问题,通过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来带动师团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我们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社会管理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社区化管理,着力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信息网络管理等深入调研,找准根源、研究措施,破解难题、完善机制,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把社会管理提升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几年来, 通过加强基层政法机关建设,有效整合资源,把基层各种资源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在基层实现了管理力量大整合、社会服务大集约、行政执法大联动。我们通过落实责任来推动各项社会管理任务的落实。层层分解细化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任务、要求和责任,确保各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确保社会管理服务各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能落实。同时,加大专项督查力度,及时跟进掌握工作进展,推动各项重点任务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安宁、祥和、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来源:民主与法制兵团网
作者:邵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