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记者 王斗斗
“一头是案件的猛增,一头是审判力量的减少。”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今天透露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江苏省基层法院今年新收各类诉讼案件30余万件,同比去年增长31.96%。
与案件数量急剧增多形成反差的是,基层法院审判资源不但没有相应增加,反而减少,导致审判力量严重不足。截止2007年底,江苏省基层法院法官共有7409人,比2004年初减少265人。
“着力解决基层法院队伍人员短缺的问题,是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当务之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上的声音急迫而坚定。
法官助理为法官“松绑”
“昆山市法院的法官们年均办案400余件,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公丕祥无奈地说道。
分析案件猛增的原因,公丕祥道出了两个原因:大幅调低法院诉讼收费标准后,人民群众更多地选择通过打官司解决纠纷;修改后的民诉法对于民事一审案件级别管辖的调整,使绝大多数民事一审案件由基层法院审理。
案多人少,衍生出了许多新问题,该如何破解?江苏省高院提出了一个重要思路——试点法官助理让法官从复杂的辅助性事务中解脱出来,为法官彻底“松绑”。
据介绍,江苏法院有10家法院在推行法官助理制度试点,其中有3家是最高法院试点法院,有5家是省级试点。
“将一些不具备任命法官条件的人员任命为法官助理,为法官分担审判过程中的大量辅助性工作,缓解了法官的工作压力,使法官能够专心审判。”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各试点法院反馈的情况看,无论是缓解“法官荒”还是促进公正与效率,法官助理制度的推行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为例,试点前该院人均年结案119.8件,试点后人均年结案190.8件,同比上升近60%。
解决西部贫困地区法官来源短缺
近年来,西部及贫困地区一些基层人民法院办案力量不足且有逐步加剧的趋势。如,甘肃省共有95个基层法院,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共有3593人,平均每个法院不到38名法官。这种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
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闻长利说,兰州属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占全省法院七分之一的人力担负着全省法院四分之一的工作任务。
“工作环境的艰苦使法官队伍人才流失严重,法官断档问题严重。”闻长利呼吁,应将书记员、司法警察纳入正常的政法编制。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法官来源短缺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提出,逐步完善适合初级阶段中国国情的初任法官制度,通过定向选拔、委托培养、定期工作、定向流动等方式来解决。
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为进一步缓解西部基层法院法官短缺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八百余个基层人民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制度,加快法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改革进程。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方案设计,西部基层法院法官助理的来源主要是法院内部的录用制书记员和其他辅助人员,而且,在编制许可的情况下,西部基层法院还可以新招录一些通过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暂不具备任命法官条件的大学毕业生,任命为法官助理。
根据审判工作需要,符合法官条件的法官助理在将来也可以通过一定程序被选拔任命为法官,从着眼未来的角度,这对解决后续无人问题、充实和发展法官队伍,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储备。
经费保障给法官吃粒“定心丸”
诉讼费收费制度改革后,基层法院的诉讼收费大幅下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周玉华告诉记者,山东省基层法院的诉讼收费降幅达60%。
然而,“一线法官任务繁重,年均办案一百多件,多的达二三百件。”周玉华坦言。
为此,山东省高院多次向党委和有关部门汇报、通报情况,于2006年底会同省财政厅出台了基层法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确定了每人每年3万元、2.5万元和2万元的标准,并要求各地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为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迈出了关键一步。
为建立经费保障的长效稳定机制,最高法院要求各地,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司法统计分析,与有关方面尽快制定出台基层人民法院的经费保障标准。
王胜俊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的话语铿锵有力:“要积极争取支持,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基层法院的经费保障力度,解决多年来一直困扰基层法院的经费保障不足问题。”
“要认真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法庭的布局问题,加大对巡回法庭的建设和保障力度,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法庭稀少、诉讼不便的问题。”
“要努力构建基层法院基本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力争将基本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王胜俊说。
法制网北京6月23日讯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 |